#自然奇观
#人文游
#古镇
#摄影
#踏青

前言

与云南似乎有种说不清的缘分,第一次独自远游,就是在云南。但第二次去,霉运指数直线上升,不仅无人机出了故障,本人也在某个诊所打了吊针;而这一次,无人机直接飞丢,糟心事可谓一箩筐……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有大好春光在,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算是不虚此行!

最佳旅游时间

西南春季风多,夏季雨多,故最佳旅游时间为10月~4月。

行程

D1:长沙-丽江HO1071
D2:玉龙雪山一日游
D3:木府-狮子山
丽江-大理K9630
乘旅游小巴车至大理古城 
D5:打车至大理港
乘大巴车返回大理古城
D6:大理-昆明D3940
乘空港快线至机场 
昆明-长沙BK2798

交通

To丽江:丽江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公路四通八达,2019年1月5日更是进入了动车时代。外地游客除了选择直飞丽江外,还可以通过昆明中转。
To丽江古城:乘2路、13路车至古城停车场站下,或乘7路车至百货大楼下,可步行由古城北门进入;也可在市区乘交2路、3路、12路车至南门街站下,可步行由古城南门进入。
To玉龙雪山:每天早上9:00有发往甘海子的雪山直通车,下午17:00返回,票价40RMB/人。当然,最便捷的还是包车前往,时间可由自己掌控,车费为车费200~300RMB。
To大理:大理作为旅游城市,交通同样十分方便,机场、火车站、客运站一应俱全,也可以选择昆明作为中转。
To苍山:从古城直接打车到苍山脚下,再坐缆车上山,也可租马上山,费用约100RMB。
To洱海:乘11路车至龙山市场站下,或直接打车前往。
To双廊:下关大理客运北站有班车发往双廊,时间为8:30~17:00,每40分钟一班,车费约17RMB/人。

美食

云南既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景,也有着“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的美食。众多的少数民族、得天独厚的气候及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其中,最不容错过的就是过桥米线、宜良烧鸭、汽锅鸡、大理砂锅鱼、楚雄野生菌火锅、大理三道茶等名吃。

住宿

D1、D2:入住丽江二小姐和狗客栈,地址:丽江市古城区新义街四方街150号,点评:刚一看到店名,就有种“非你莫属”的感觉。名字确实很文艺,不过貌似只有“二小姐”,没有看到狗,而且由于古城管理的缘故,客栈的官方名字叫“巷里有客栈”,一度没找着地方……不过,老板非常热心,一直在门口静候。
由于客栈就在古城内,自带古色古香的韵味,而且靠近四方街广场,毗邻酒吧一条街,离大水车和木府都很近,相当便利。一连住了两晚,一共花费316RMB,性价比算不错。唯一的缺点是,隔音效果不太好。
D3、D4、D5:入住大理折叠光阴客栈,地址:大理市古城广武路48号,点评:位于大理古城内,可直接远眺苍山,也可游逛古城,住宿比较有特色,选用的是榻榻米,舒适且不失温馨,性价比较高,三晚一共花费444RMB。
老板娘养了一只可爱的萌犬,貌似有点黏人。老板娘十分和气,非常热心地解答各种问题。由于临行前一晚,无人机意外飞丢,我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点麻烦,幸得老板娘出面,这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一天

2019年2月26日。
其实,城市就像书籍一样,除非吸引力指数极高,否则很少有人会去重复翻阅。丽江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仿佛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充满着各种惊喜,让你去了一次后,忍不住还想去第二次、第三次……
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
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与平遥古城合为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
据《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丽江古城却一改故辙,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自发性地形成坐西北朝东南的朝向形式,恰恰成了其最大的特色。
没有城墙的束缚,古城俨然没了边界,极具自由感和想象空间。而光滑洁净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像一套古朴雄浑的组合拳,糅合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水墨丹青画。
步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水车,就像门神一样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所以又被称为“孔明车”。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偏远地方在使用。
不过,古城的大水车是作为“花瓶”而存在的,自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绝对是拍照留念的极佳地点。
与大水车相伴的,是一面精美的照壁,采用“三房一照壁”的民居典型样式,上面写有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同样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如果古城是丽江的灵魂,四方街就是古城的心脏。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乃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
四方街就像一个辐射源,向四周延伸出四条主街,分别是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和东大街,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的街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正因为如此,四方街从来都是最热闹的地方,店铺林立,游人如织,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有“冷场”的时候,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第二天

2月27日。
有些地方,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很美好。譬如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不仅是中国最南面的雪山,也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而得名“玉龙”。
对此,纳西族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原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两人相依为命,在金沙江淘金度日。突然有一天,打北方来了个凶恶的魔王,霸占了金沙江,不准人们淘金。两兄弟挺身而出,挥动宝剑与魔王拼杀,哈巴弟弟力气不支,不幸被恶魔砍断了头,玉龙哥哥则与魔王大战二天三夜,一连砍缺了十三把宝剑,终于赶走了魔王。从此,哈巴弟弟变成了无头的哈巴雪山,玉龙哥哥为了防止恶魔再次侵扰,日夜高举着十三把宝剑,后来化作十三座雪峰,汗水则化为了黑水、白水。
故而,玉龙雪山一直是纳西人心中的神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即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据史料记载,南诏异牟寻时期,按五斗米道的思想进行“封岳渎”,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忽必烈南征大理国路过丽江时,又封玉龙雪山北岳为"大圣北岳定国安邦景帝"。迷人的景观、动人的传说、深厚的底蕴加在一起,就好像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一般,着实让人心驰神往。
玉龙雪山素以“险、奇、美、秀”著称,主要景点有黑白水河、甘海子、云杉坪、牦牛坪、扇子陡等,仿若一个全能型选手,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雪域冰川景观、高山草甸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雪山水景等一应俱全,让人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玉龙雪山又是动植物王国,生态类型齐备,是横断山脉中高山动植物生长最集中的地段,被誉为“天然高山动植物园”和“现代冰川博物馆”。
以此观之,玉龙雪山绝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
欲上雪山,从甘海子开始。
甘海子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来雪线上升,积水减少以至干涸,于是被当地人呼为“干海子”。
如今的甘海子是一个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整个大草甸长约4公里,宽约1.5公里,芳草萋萋,林木蓊郁,不时还有成群的牛羊走过,一派高原牧场风光。
从甘海子到云杉坪之间,有一条幽深的山谷,谷内林木青翠,清溪长流,乃是由玉龙雪山融化的冰川雪水汇成,因河床、台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块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从石上流过,亦呈白色,因此得名“白水河”。
蓝月谷处于白水河的下游,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人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
在晴天时,湖水呈现出近乎透明的蓝,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美其名曰“蓝月谷”。
清风徐来,水波微澜,白云悠悠,浮于山间,水色映着天光,如梦似幻。
尽管玉龙雪山自带神秘光环,但并非不可接近,游人可直接乘索道抵达位于4506米的冰川公园
冰川公园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石洞、石穴组成的公园,是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地貌遗迹,有“卢塞恩玻璃宫”之称。
如果运气够好,还能继续沿着山间栈道攀登至4680米的最高处,零距离地感受这座神山的魅力。
不管你来或不来,玉龙雪山都在这里,美成了一幅画。
三寸光景,一念花开,且向春色寻。山间有雾,山巅有雪,此刻有风。

第三天

2月28日。
喜爱《红楼梦》的朋友,肯定会对其中的大观园印象深刻。在美丽的丽江,真实地存在着一座这样的“大观园”,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府!
木府,顾名思义就是历代丽江木氏土司的府邸,将明代中原建筑风格和白族、纳西族的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连观过大千世界的徐霞客都大加赞叹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其实,纳西族人原本并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因此大获朱元璋赏识,并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
木氏土司为了保持其统治集团姓氏高贵,在社会各阶层推行“官姓木,民姓和”之制度,而木氏土司则代代世袭,父子相传,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横跨22世470年,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乃是丽江古城的心脏所在。
整个木府荫庇在狮子山的怀抱中,处于整座古城的头部,西河水东南西三面环流,古城街道和民居傍河而筑、依渠而建,自然形成条条渠水与官邸、民居一脉相连,民居层层环围木府的扇形格局,一派官民祥和的氛围。
沿着关门口的石板路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雨流芳”木牌坊,乃纳西语“读书去”的谐音,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转过木牌坊,右手边是一座雕工精美的石牌坊,上书“忠义”二字,结构宏伟,雕工精湛,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之誉。
迈进木府庄严的红色的大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等建筑,无不精美绝伦。中轴线两侧建有配殿、阁楼、过街楼、家院、官驿、长廊等共160多间屋舍,高低错落,气势磅礴。
据《丽江府志》记载,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
这是因为,纳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木氏土司深知这一点,一方面审时度势地归附于中原王朝,以朝廷为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张地盘,使得统治地域达到7.5万多平方千米,成为称雄一方的土皇帝,所以后人称木氏"开门是诸侯,关门即天子"。
然而,木氏土司家族虽然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却也无法抵挡历史的滚滚浪潮,以雍正元年的改土归流为触发点,统治丽江长达470年的木氏土司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土司制度从此成为历史的记忆。
象征着木氏土司荣耀的木府,也迎来了狂风骤雨,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残存的部分亦在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目前所见的绝大多数是1999年重建而成。
尽管如此,也并不妨碍其成为丽江的地标性建筑。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盛极一时的木氏土司家族,衙署可与故宫媲美,却也如朝代一般,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盛衰荣辱,留与后人评说。
值得一提的是,木府与狮子山是连在一起的。沿着山路往上走,可以直接抵达万古楼。
苏轼曾经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想要看清古城的全貌,就得换一种角度,找到一处制高点,再切换到上帝视角。
于丽江古城而言,狮子山就这样的最佳视角。
狮子山古称黄山,因状如蹲伏之雄狮而得名,恰好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狮戏卧象”的绝妙景象。
狮子山就像景山一样,相对海拔虽不高,但就是能够登高望远,将整座古城尽收眼底。
狮子山上同样有制高点,即位于山顶的万古楼,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
万古楼为塔式五重檐全木结构建筑,用16根22米高的木柱贯通各层,总高度达33米,象征着33万丽江民众;楼内绘有2300个吉祥图案及代表丽江的23个石雕图案,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整座楼中雕刻彩绘龙的图案有9999个,加上藻井之中蟠龙,则成万龙万古之盛。
登上万古楼,似乎就登上了人生巅峰,北眺神奇美丽的玉龙雪山,东观小桥流水人家的丽江古城,西瞰多姿多彩的丽江新城,南望如诗如画的田园村落,所有的美景都匍匐在了脚下,可以说是360°无死角。
这也就是丽江了。你完全可以抛下一切的纷纷扰扰,肆意地享受古城里温暖的阳光,也可以尽情地感受名山大川之美,甚至还可以去邂逅一场不期而遇的浪漫爱情。
总而言之,丽江就是一个能够让你尽情做梦的地方,不顾前尘,不问后事,只为当下的这一刻!
一别四年,春风如故,循着时光的印记,重温远方的绮梦。
在丽江呆了三天后,便动身前往大理。
相信很多人对于大理的初印象,都是从《天龙八部》开始的。而真正让我迷上大理的,却是《仙剑奇侠传》,荡气回肠的仙侠意韵配上浓郁神秘的南诏风情,格外让人心驰神往。
大理之美,在于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既有独步天下的“风花雪月”,也有传承千年的白族文化。
如果银苍玉洱代表着大理的自然之美,那么大理古城就是人文之美的象征。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唐宋时期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长期作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两部热门作品《仙剑奇侠传》和《天龙八部》恰好对应着这两个历史阶段。
大理古城占尽地利之便,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造历史。
可惜的是,后来元朝攻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呈棋盘式布局。
跟想象中有些不一样的是,大理古城并不像丽江古城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布局倒是跟三坊七巷颇为相似,但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却也多了几分烟火味,商业气息显得不那么浓厚。
不过,古城就是古城,外观可以翻新,但骨子里的古韵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且不说全城皆是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古朴而又雅致,单是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14处,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气势如虹,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街道两侧更是坐落着古色古香的白族民居,以“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的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如初。
相较之下,洋人街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但由于护国路西段的红山茶宾馆被定为涉外宾馆,这条路便成为外国游客的集散中心,最终变成了一条“洋化”的商业街,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等各行各业随之兴起,店铺林立,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古城的主干道,复兴路有着相似的命运,逐渐演变为经营扎染服装、鹤庆银饰、大理石工艺品、缅玉、普洱茶、果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步行街,演绎着一城的繁华热闹。
就这样走在青石板上,步履不停,时间也不会停,但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馨香,和屹立了上千年的古城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不管外界有多么的浮躁,都足以让人凝神静气,静静地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大理,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一个风花雪月的画廊,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承载了太多的静雅与美好,让人心生向往,而又念念不忘。

第四天

3月1日。
据统计,云南目前已有10余个影视基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天龙八部影视城
《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就好像上天的宠儿一般,兼得天时、地利、人和。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顾名思义就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要拍摄地,于2002年修建,历时半年竣工。随后《天龙八部》一炮而红,顺势带火了影视城,《茶马古道》、《福星高照猪八戒》、《传奇·幻想殷商》、《大理公主》、《十全九美》、《少年四大名捕》、《香格里拉》等影视剧纷纷来此取景。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背靠秀美的苍山,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距大理古城仅1.5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显著。步入影视城,既可仰观巍峨挺拔的苍山,也可远眺清澈如镜的洱海,山水相映,珠联璧合。
更重要的是,影视城以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为建筑蓝本,按照“大理特点、宋代特色、艺术要求”三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紧扣历史文化和本土特色,不仅高度还原了国人心中的“武侠梦”,同时也再现了昔日的历史风云,形成了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占地面积46万平方千米,造型风格“优美、飘逸、奇特”,以砖木结构为主体,青砖青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平面构成突出“错落、变化、统一、大气”的布局原则,根据自然地形采用阶梯式高差处理,由三大片区组成:第一部分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则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
据《桂海虞衡志》载:"大理地广人庶,器械精良"。大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云南,对各族人民起了促进作用,各方面开始向中原看齐。
大理皇宫即是以大宋皇宫为模板,修建得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当年保定帝段正明就是在这里会见文武大臣,商讨国家大事。
与之相比,西夏王宮不以奢华取胜,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加之西夏国不设城墙,显得更加空阔明朗。
女真部落的茅草大殿就在西夏王宫不远处,大殿四周分布着一座座茅草屋,虽然看似简陋,却体现出了游牧民族特有的习性,顿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同样不容错过的还有大小辽街,主打“辽国风”,无论是城楼还是街巷,都与大理国相去甚远,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诚然,影视城内的建筑虽然绝大多数是后期建造的,但不能否认其传承意义,通过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仿古物件,拼出了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画卷,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进而感受古时的风貌。
如果你也有一个江湖梦,不如亲临这片乐土,哪怕只是静静地发呆,也是一桩美事!
逛完影视城,便开启了登山模式。
苍山,既是古诗当中的诗意化象征,也是大理满含诗情的代表。
苍山,又名点苍山,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东临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长约50公里,如一道绿色屏障,雄峙于洱海西岸,且每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4122米。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下泻东流,注入洱海,即是闻名遐迩的十八溪。十九峰与十八溪相映成趣,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
公元八世纪,南诏国王异牟寻曾仿照中原王朝的做法,将南诏境内的名山大川敕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故而,许多充满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致都位于苍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九龙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
当然,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苍山雪,乃是“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到了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是堆银砌玉,美不可言。
关于苍山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苍山脚下瘟疫流行,有两兄妹用学到的法术把瘟神赶到山顶上,埋在雪里冻死了。为了使瘟神不得复生,妹妹变成了雪人峰上的雪神,永镇苍山。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为此,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诗文佳作。金朝文学家王庭筠称其“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杨慎说其“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明朝翰林学士张来仪赞其“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不得不说,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惊艳了无数人,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北宋绘画大师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苍山景色恰恰以雪、云、泉、石而著称。
苍山云景变幻万千,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
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白云,忽起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更奇特的是,每当它一出现,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掀起惊涛骇浪,渔船无法出海,故而被称为“无渡云”。
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如玉带一般束于山腰上,由此而得名“玉带云”。
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它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苍山泉景亦是闻名遐迩,无论是十九峰峰顶的冰蚀湖,还是十八溪的溪水,都是清凉澄澈,充满柔情。
苍山石景更不用说,千姿百态,蔚为壮观,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即是原产于此,郭沫若就曾啧啧称赞道:“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
苍山,并不仅仅只是一座山,更像是一个美丽的集合体,或者说是一个寄托所有想象的载体,是大理一切美好开始的地方。只有你亲临其境,才能让美好即刻发生!
又是跋山涉水的一天,忽而放晴,忽而转阴,忽而飞雨,一如你多变的表情,都是值得珍藏的瞬间。

第五天

3月2日。
如果苍山代表着诗情,洱海就象征着画意,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流淌着动人的美丽。
洱海古称“叶榆水”,由西洱河塌陷形成,外形如同耳朵,因此得名“洱海”。
不过,洱海虽被称为海,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故而以海冠名。
洱海西面有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之誉。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雅士为其吟诗作赋,南诏宰相杨奇鲲称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御史郭松年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清代诗人熊湄更是大加赞誉:“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当然,洱海最动人之处还在于“洱海月”,位列“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曾在《滇西记略》写道: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相传,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的美好生活,便下凡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为了让渔民捕到更多的鱼,她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从而将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浮光跃金,供人观赏。
来到大理,自然不能错过洱海。其中,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
游览洱海,不外乎两大特色体验:要么是环湖骑行,要么是乘船游湖。
洱海游船有长线和短线之分,长线会途径小普陀岛和南诏风情岛,短线则前往罗荃半岛。
原本我订了个长线的游船,可惜错过了时间,但长线一天只有一趟,不得不临时改成了短线。
罗荃半岛景区是由原天镜阁景区发展而来,包括观音阁、太子阁、八仙楼、天镜阁、罗荃塔、罗荃寺、石骡子等景点。
罗荃半岛是洱海中最大最典型的半岛,古称罗荃山,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地势险峻。如果换在古代,就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事实上,自汉唐以来,这里就留下了不少的人文胜迹。大观楼长联中“汉习楼船”的典故,即是出自于此。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还留下了联句:“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唐天宝之战中南诏两次大破唐军,罗荃法师功不可没,诏王阁罗凤将东崖之地封赐给罗荃法师,罗荃法师在此建寺讲经。自此之后,半岛和上面的寺、塔等俱以“罗荃”冠名,且一直沿用至今,千年不变,可见其底蕴之深。
徜徉在湖光山色中,流连于名胜古迹间,更可将大理古城尽收眼底,此间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乘坐大巴车经过红山本主庙时,突然被眼前的美景所惊艳,便忍不住下车了。
红山本主庙是洱海边最具人文特色的本主庙,由门楼戏台、东西厢房、大殿、东配殿组成。不过,海鸥似乎才是这里的“人气王”,许多人在此停留,只为了在岸边多看一眼。
洱海很大,容得下鱼虾,也容得下海鸥,在春风的吹拂下,杨柳摇曳身姿,绿叶婆娑起舞,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片生机勃勃之象。
都说“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只有亲眼见过,才知所言非虚。
双廊位于洱海东北岸,距下关35千米,古名“拴廊”。放眼望去,秀丽的玉几岛、小金梭岛犹如一对鸳鸯,浮在碧绿的洱海之中,两岛位于两廊之间的丽玲峰下,清咸丰年间,人们认为“二岛”、“二曲”皆为“双”,所以将“拴廊”改为“双廊”。
双廊风光以背负青山,面迎洱海、紧连鸡足、远眺苍山而独秀,既有渔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拥有“风、花、雪、月”之妙景,可谓集苍洱风光之精华于一处。
双廊不只有宜人的风光,还有浓郁的白族风情、渔家文化,水天一色、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金梭织锦、“双岛双曲”与古色淡雅、风情浓郁的白族集镇相环抱,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
双廊就像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树洞”,远离纷纷扰扰,可以尽情地放空自我,放慢步调,享受一段清幽的时光。
是下关风的吟唱,唤醒了洱海的春光;是爱的光线洒落,闪耀着彩虹似的梦;是希望在远方开花,不负一生心。

本游记著作权归@樱殇之恋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